找到相关内容192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防魔要诀!

    魔事立如沸汤泼雪,当下立消。   5 。在上述前提下若在能辅以正定有力,则魔躲你都躲不及。但若无上述前提,入魔也速!   假设一个魔按照上述办法做下去会怎样?只要真做,毫无疑义,他将成为菩萨! ...

    越尘居士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63339764.html
  • 达真堪布答:怎么念佛才能管用?

    执我爱、自私自利、世间的琐事、贪嗔痴慢疑这些烦恼。我们嘴里念的是佛,心里念的是魔,实际上念的是魔,不是佛!念魔了又怎么了?念魔了你就入魔了、着魔了,造业了!这样念佛肯定不管用,甚至还有不好的结果。 ...

    达真堪布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19250594804.html
  • 瑜伽禅修的意义与方法

    禅修的意义,即是藉由止观法门,助益行者超凡入圣,转识成智,化迷为悟,达到定心、净心、悟心、明心的境界。 【破疑生信】── 何谓走火、入魔?  有人认为禅修、静坐会走火入魔,因此主张不可学禅、静坐,然事实并非如此;走火入魔多因误随邪知邪见者为师,或观念、方法错误所致,若能了解何谓「走火」、「入魔」,即能破疑生信,不致对禅修、静坐产生误解而心生恐惧。  「走火」属于生理上产生的问题,因修炼安炉炼丹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1053536.html
  • 八载寒窗读楞严 入定境界度亡灵

    ,就要入魔了。”当时我恐怕他入魔,又恐怕他起执着,就随便这样告诉他。究竟他是否破识蕴?是不是与经文的意思相符?我因为那时还都在居士身份,也没去深加考虑,不过姑妄说之而已。后来,刘文化对这件事情,始终也...

    倓虚大师

    |楞严经|因果|轮回|妄习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8/0458414705.html
  • 南怀瑾:菩萨的障碍在哪里?

    灰尘擦一擦,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行经,多平实。千万记住,平实就是道,平实就是佛法,千万不要把自己搞得一身佛气,怪里怪气的,弄得与平常人不一样,那就不平实,那就有点入魔了。 ‘觉碍为碍&...

    南怀瑾

    菩萨|障碍|南怀瑾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1/1049226649.html
  • 戒学:《五戒之戒淫》

    谓欲火喧心,令失正念正定,不得涅盘,障正菩提。   五、入魔网故。经云此淫欲者,是众魔境界。   次第   菩萨利生,以戒杀为先,因杀生极为违背利生故。自利修行,以戒淫先,因淫念染污净心,障生...

    菩提佳林 2006-5-12

    |戒淫|淫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2206577374.html
  • 五戒表解(三)——淫戒

      3、业道重故, 若犯邪淫, 不堪入道。   4、乱静心故。谓欲火喧心, 令失正念正 定, 不得涅槃, 障正菩提。   5、入魔网故。经云此淫欲者, 是众魔境界。   (三)次第:      菩萨...

    忏云法师编

    |淫戒|戒淫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9/23402225848.html
  • 《楞嚴經》是偽經嗎?

    憨山大師曾經說過這樣的兩句話:「不讀《法華》,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。不讀《楞嚴》,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。」的確是這樣的情形,因為《楞嚴經》無法不備,無機不攝,乃是一代法門的精髓,成佛做祖之正印。所以參禪打坐的人,必須要熟讀研究這部經,才明悉五十種陰魔的境界,不會上魔王的圈套。否則,境界認識不清,不管什麽境界來臨,就執著它,便容易入魔境,為魔王眷屬。這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!  不但《楞嚴咒》要背的出來,...

    宣化法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74040600.html
  • 菩萨的障碍在哪里

    一身佛气,怪里怪气的,弄得与平常人不一样,那就不平实,那就有点入魔了。  ‘觉碍为碍’的道理,有句禅宗的话可作为注解,叫作‘悟迹未除’。虽然悟了道,但是,所悟的痕迹自己空不掉,因此而不自在。这种情形叫作...

    南怀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0846221.html
  • 无修无证

    追求瑞相,修禅者追求境界,修密者追求神通,都有人魔的可能性。“宁可累劫不悟,不可一日入魔”,修行人要特别警惕。修行应该先修清净心,然后,在此基础上“净念相继,入三摩地”,识本性,证涅槃。无修无证,从修行...

    李俊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0653816.html